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先王以明罚劝政。此其所长也。名家者
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数异。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 正则
言不顺。言
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墨家者流盖
出清庙之官。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
五更。是以 (第 0556c 页)
也。」

【不进乃可进。不亲乃可亲。大不可过。所以诫盈。柔
能胜刚。所以成遇。定必须慧。故女待男。养 正则
吉。 (第 0466a 页)
。望
前次第别相观者。今则四事同时具足。名总。
若见
下。三显益。先灭罪。命下。次生方。作下。后拣取 正则
取。邪则拣也。
△七华座观(二)。初示现正报果发起
信解。】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至)观无量寿佛及 (第 0435c 页)
解凭己进。一音异解。得悟随机。
苟不将己解决择于师家。何以知吾契合于佛旨。
故须将解呈师。以请料拣。 正则
存之。邪则去之。圆
宜修。而偏宜已。庶不负出家事师之志也。次验圆
修。知生熟故者。既识邪正偏圆。又能 (第 0288c 页)
臣。若明君体。乾居正。则
辅弼大臣肃然听命。威福不敢自专。若夫庸主。则
为大臣弄诸股掌之上矣。故心王 正则
作意正。作
意正。则所触皆正。所触既正。则所受于中者亦正。
受于中者既正。则所想所思无不皆归于正矣。 (第 0734c 页)
真如三昧故。自然退也。
若取等者。魔所现境意在令人取著。念心才
起堕彼无疑。若深入唯心。是邪则灭。是 正则
存耳。是故等者。不著则回邪作正。著之则变
正为邪。然天台治魔不离二种。一止治。谓凡
见一切外境好恶等 (第 0402a 页)
句颇有
融会。独正中来一句尚属影。似不敢效。今人杜撰。乞
师指示。师曰。夫偏不滞偏则必至于正。正不守 正则
必至于偏。然当不守正而犹未至于偏处。试一著眼。
便可神会。若必有句楷模。则所体会者尽成训诂。不
堪绍 (第 0161b 页)
铁椎
横摧竖击住手不得和身向海底里没头辊去耳。

** 示了素二禅人

大凡学道人先须具择法眼择法眼 正则
参处得力
参处得力即入处真实入处真实即用处斩截用处
斩截即情见语言皆无渗漏无渗漏处转入转深越
参越透 (第 0186a 页)
卷始
开见佛在某处无不哽咽。我何不值但见遗
文。而仙挺卓不群野栖禽兽。或有造问学方
者。皆答善权冥符 正则。
自初入定一坐则以
四五日为恒。准客到其门。潜然即觉起共接
晤。若无人往端坐静室。寂若虚空。有时预告 (第 0977c 页)
。而亦师家之过也。以其不用纲
宗锻人。而止取光影。互相印授。根器陋劣者。遂生邪
解而祸法门矣。盖师承 正则
学者之行解必端。而递
代相承。如以器传器而源深流长矣。师承不正。则学
者之行解必邪。而相袭成风。如乌 (第 0782c 页)
正则
发与未发皆得乎中。而不偏于有无。故有所
则偏于有矣。不在则偏于无矣。身心各偏何从得正。
内外无偏则心 (第 0785a 页)
深浅则如来三昧迦叶不知迦叶三昧阿难不知乃
至六群比丘犹胜马鸣龙树正法尚尔况末法而可
求全责备乎如以邪 正则
频伽在壳巳胜馀鸟砒毒
少许便能伤命安得不辩于几微乎故其人若正虽
浅亦可皈依其人若邪虽深愈当贬斥正人虽 (第 0559c 页)
坏。分僧食即盗常住。卖买等即
畜不净物。自馀可知。即今禅众不知戒相。普
集僧众择菜造食。举世盛传矜为 正则。
流弊
斯久孰为改之。科索谓率敛也。畜即生口产
谓田土。顺俗制中三种。赦即放也。俗王普赦
僧取为制。货 …… (第 0213b 页)
十诵 正则
者即上引云。一一礼僧已然后请
之。验知。非局犹非明文。故云理例。则下推
益。斥世中初正斥。若下显功等 …… (第 0218b 页)
乖相难知。或受筹跪地。事须上下。今多在
床互跪。全非敬仪。屡见愚僧斜身倚靠。高竖
一膝而受筹者。事乖 正则。
惭致浇讹。故尼钞
中明入堂已即斥僧尼床上礼佛。亦其意也。
随下嘱令斟酌。准释相中。地卑湿处开床设
(第 0234a 页)
教。一与多同也。

有下。结前四义。然下起后。所解法成。即具六和方成
僧义。经即华严。

正戒。以戒 正则
可为净慧之宗本也。又净戒为万德
之基址也。同受。即同一受体。同行。即同一随行。有缺。
随缺于缘成者。 (第 0794b 页)
结覶缕于道服佛胸万字条条间施
在尼师坛坐坐成罪况复绫罗纱縠丝缕巳是蚕衣
文䌽轻疏约教弥成俗服斯盖并乖 正则
作者详之。」

【三中初句总示今不尔者反上制也或下别列有
三初绦纽非金玉亦谓作钩纽也华俗结者盘结 (第 0596c 页)
。则于心何安。行
护云。三千威仪。行为第一。左右观看。为俗所讪。便
非正器。书云。意诚而后。心正。心 正则
无所不正也。】 (第 0306a 页)
一精明分成
六和合又不同而同也。倒即颠倒。反闻闻自性其
机则正。随声以分别其机则倒。倒则性迷于烦恼 正则
性成无上道。圆通之妙岂他法哉。故云实如
是。二叹法寓劝。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二句总 (第 0847b 页)
。湿
生具二。化生惟一谓思业也。此依瑜伽所解。

【疏】天台曰六乱妄想起杂染欲颠倒时有邪有正。
其情 正则
为人道仙道而竖生。其情不 (第 0874c 页)
正则
为畜
类而横生。若邪正相半则为龙类。以其形质或横
或竖故也。曷为正。于儒则三纲五常于佛则三皈
五戒。 (第 0874c 页)
何等世界意识身故无色界为细粗者随何等
世界意识色身故下二界为粗后乱住下安布不
同乱则不依行伍倒则覆刹 正则
仰刹入则摄他
入巳去则为他所摄行则往来不住故如帝网正
喻于此一如帝网差别即真实义相土土同体不
守自性 (第 0319a 页)
起徵。舍利弗下,二、约经
佛显益。阿耨多罗云无上,三藐云正,又三云
等,菩提云觉,极果超因故云无上, 正则
正观
中道,等则双照二边,盖果上一心三智也。是
故下,三、总结劝双信。

舍利弗下,二、明愿生功
(第 0356a 页)